安心护脑,不绝于“耳”
时间:2023年04月24日 点击次数:204
李辉
近日,心内一科介入团队在郭彤主任带领下成功为两名房颤病人实施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介入微创手术,这也标志着医院在心律失常诊治方面已接轨国际领先水平!
病例一
今年52岁的康先生,3年来一直受心悸、胸闷、气短困扰,症状反复发作,既往检查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未正规接受治疗,由于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每天都要服用一大把的药物,心悸、胸闷症状一点也不缓解,近期症状愈发加重,严重情况下出现晚上不能平卧入睡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现象,使康先生感到身心疲惫,饮食、睡眠质量明显降低。
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及右房增大,左室泵功能正常。经综合评估康先生是由于房颤至心脏发生重构从而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康先生有5年高血压病史,3年2型糖尿病病史病史,根据指南评估,CHA2DS2-VASc评分5分,HAS-BLED评分为2分,为脑卒中高风险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此次以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经心衰治疗后还要长期口服控制心室率,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纠正心衰等药物治疗,长期大量的服用药物给患者造成严重精神和经济负担。
射频消融术作为一项房颤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目前临床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中取得明显疗效,维持窦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是患者有持续性房颤病史,左心房明显扩大,单纯射频消融成功率低,复发率高,而且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内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容易堵塞脑血管,进而导致脑卒中。一站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术”,可一次性解决患者房颤问题并预防脑卒中风险,让患者无后顾之忧!
病例二
今年59岁的张先生,同样是以“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入院治疗,根康先生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张先生反复出现头晕症状,入院后完善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经CHA2DS2-VASc评分4分,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高,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但患者缓慢心室率,无论是选择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选择射频消融术治疗都有一定风险性。左心耳为心脏正常组织,当房颤发生时,患者的心脏处于颤动状态,心脏中的血流变得无序,容易在左心耳凝结形成血栓,研究表明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血风险,左心耳封堵术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经我院心内科病区主任郭彤带领团队对这两名患者进行讨论及评估,左心房CTA评估左心房、左心耳结构,确定无血栓形成,于2023年04月14日为康先生实施了房颤“一站式”治疗,即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术完成后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术中造影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效果理想,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同日又为张先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左心耳造影显示结构为菜花型,这说明左心耳内更容易形成血栓,术中将封堵伞准确释放至左心耳,符合PASS原则后释放封堵伞,再行牵拉试验封堵伞固定牢靠,造影无残余分流,术中操作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这两例左心耳封堵术是我院成功开展第四例手术,以往主要采取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左心耳封堵术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根据评估结果,特别对那些不愿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者有服用抗凝药物禁忌症、或者即使服用抗凝药物仍有发生脑卒中、出血风险的患者,以前可能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案,有了左心耳封堵术之后,对于这类患者也有了不错的治疗选择。
郭彤主任告诉大家:通过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一方面使房颤心律恢复了窦性心律,减轻患者症状、避免诱发心力衰竭,另一方面防治左心耳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为房颤患者以“双保险”,同时减少患者药物使用、从而降低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了疗效放大化、经济效益优化和患者满意度最大化等多重目标!
近日,心内一科介入团队在郭彤主任带领下成功为两名房颤病人实施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介入微创手术,这也标志着医院在心律失常诊治方面已接轨国际领先水平!
病例一

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及右房增大,左室泵功能正常。经综合评估康先生是由于房颤至心脏发生重构从而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康先生有5年高血压病史,3年2型糖尿病病史病史,根据指南评估,CHA2DS2-VASc评分5分,HAS-BLED评分为2分,为脑卒中高风险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此次以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经心衰治疗后还要长期口服控制心室率,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纠正心衰等药物治疗,长期大量的服用药物给患者造成严重精神和经济负担。
射频消融术作为一项房颤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目前临床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中取得明显疗效,维持窦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是患者有持续性房颤病史,左心房明显扩大,单纯射频消融成功率低,复发率高,而且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内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容易堵塞脑血管,进而导致脑卒中。一站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术”,可一次性解决患者房颤问题并预防脑卒中风险,让患者无后顾之忧!
病例二
今年59岁的张先生,同样是以“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入院治疗,根康先生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张先生反复出现头晕症状,入院后完善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经CHA2DS2-VASc评分4分,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高,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但患者缓慢心室率,无论是选择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选择射频消融术治疗都有一定风险性。左心耳为心脏正常组织,当房颤发生时,患者的心脏处于颤动状态,心脏中的血流变得无序,容易在左心耳凝结形成血栓,研究表明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血风险,左心耳封堵术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经我院心内科病区主任郭彤带领团队对这两名患者进行讨论及评估,左心房CTA评估左心房、左心耳结构,确定无血栓形成,于2023年04月14日为康先生实施了房颤“一站式”治疗,即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术完成后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术中造影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效果理想,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同日又为张先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左心耳造影显示结构为菜花型,这说明左心耳内更容易形成血栓,术中将封堵伞准确释放至左心耳,符合PASS原则后释放封堵伞,再行牵拉试验封堵伞固定牢靠,造影无残余分流,术中操作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郭彤主任告诉大家:通过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一方面使房颤心律恢复了窦性心律,减轻患者症状、避免诱发心力衰竭,另一方面防治左心耳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为房颤患者以“双保险”,同时减少患者药物使用、从而降低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了疗效放大化、经济效益优化和患者满意度最大化等多重目标!